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 > > 内容页

用“君子协议”引导孩子自我管理

时间:2023-02-03 13:45:14 来源:今晚报 分享至:

假期电子产品成了孩子离不开的“玩具”怎么办?


(资料图)

用“君子协议”引导孩子自我管理

合理利用,堵不如疏 卓文 绘

●寒假里,孩子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,跟电子产品“捆绑”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起来。孩子有空就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玩,一拿起来又放不下,无论家长如何劝说甚至责备,都没有什么效果,甚至怼得家长哑口无言,让家长着急又无奈。

讲述:因为玩手机,我家天天争执不休

小田是五年级的小学生,放寒假到现在的大部分时间他是在姥姥家度过的。每天晚上小田妈妈到姥姥家接孩子,最先听到的就是姥姥的告状:“小田今天又看了大半天儿手机,你布置的作业就写了一页。上午写了没几分钟,他跟我说要用手机查资料,然后就一直拿着手机,到中午我叫吃饭才放下。中午趁我和姥爷休息,他还是玩手机,说是他也要休息休息。看你们快下班了,他才又写了两道题。”

每次听姥姥这么说,小田妈妈都是又着急又无奈。她说:“因为孩子玩手机的问题,我家天天都起争执。每回我刚一开口,孩子都有一百个理由怼我,‘你们大人不也总捧着手机吗’‘你们除了工作,不也总用手机打游戏、刷视频吗’‘姥姥姥爷还用电脑斗地主呢’,孩子的一番反问,经常怼得我们哑口无言,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合理利用手机。”

建议:从信任开始,引导孩子做好自我管理

12355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首席心理专家东玉林老师说,近些年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,大人工作、孩子学习、全家娱乐,很多以电子产品为媒介。所以,家长指责孩子“不要拿查资料、提交作业当作用手机的理由”,孩子反问家长“你们为什么不能在我面前少用手机,做个好榜样”,这样的说辞已经有些过时。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多重角色,家庭成员在使用时,不应该只强调对己有利的理由,而应该转换方式,趋利避害,尽可能让电子产品发挥积极作用。

东玉林老师建议,在对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时,家长不要硬性界定是否与学习有关,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合理、合情的方法。家长不妨跟孩子坦诚沟通,说出彼此心里的想法,充分交换意见后,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信任,让孩子自己界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、使用范围等,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。家长动辄提醒孩子不要“玩”手机,在孩子看来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。在这个问题上,家长要避免对孩子下结论的做法,跟孩子约定“君子协议”远比“单方制裁”更有效果。

文 贾林娜

标签: 自我管理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财富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