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 > > 内容页

向天地蓄能,自然而开窍,方可有大成

时间:2023-09-01 09:57:41 来源:个人图书馆-丝广里 分享至:

老子说,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
我以前求知若渴,见书就读,不断刺激和丰富自己的大脑,从量变产生质变,知识转化成智慧。

随着智慧打开,定静深入,人自然就开了窍。


(资料图)

从为学日益,进入到为道日损,一个更高的层次。这个时候,发现自己活跃的大脑思绪,丰富的人生经验,反而成为干扰,只能损之又损,方能无为守一。

本文分享一条心法:向天地蓄能,自然而开窍,方可有大成。

1、停顿思绪,向天地蓄能。

丘处机真人言:“青天莫起浮云障,云起青天遮万象。”

人本来的心性空明,像青天一样,但是起了思绪,大脑胡思乱想,就像浮云遮住青天,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了。

小孩子天真,无忧无虑,大人越成熟,心智越沉稳,因为经历太多,负担也越来越重。

我有时候,什么都没想,就是一个画面信息,触发了大脑的记忆,于是20年前的人和事,浮现出来,历历在目。

人的思绪,难以控制,因为,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。任何一个画面,一句话,一行字,一首歌,一个场景,都能触发我们的大脑。

修行,就是做常人不能做之事——停顿自己的思绪,不放纵自己的头脑。明知难,也要修。

这是人性向神性转变的必经之路。

停顿思绪以后,心安神定,自然会连接到天地能量,逐渐走向开窍,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2、自然而开窍,清静是根本。

开窍是个很玄的东西,但是又真实存在。

我以前根本读不懂易经,连前面乾坤两卦,都读不进去,每一个字都认识,就是不知道在讲什么。

后来,自己积累蓄能,达到一定阶段,机缘巧合下,开了窍,突然就能读懂易经了。

开窍以后,还有无限,现在的我,和5年前刚开窍的我,认知又不一样。

背后,真的没什么技巧,就是自然而然。

一个人,需要定静,常清常静,自然会联通天地,感而遂通,不言而喻,无师自通。

清静,说容易很容易,就是停顿自己的思想。说难,又很难,因为思想总是不受控制。

所以,道家有“栓意马”,“锁心猿”之说,心猿意马,则三心二意,精气神散涣;定住自己的“意”和“心”,方能一心一意,心如明镜,万物入焉。天地悉皆归,就是这么来的。

3、自然而为,方可有大成。

做人做事,不让心念牵绊自己,才叫自然。

《修真图》讲心和意念:

“心为身之主使,心念一动,精气神随即受役而动,若在修真时妄生杂念而心动神移,则三宝随之而外驰,一泄无踪矣;气不能培,性亦难养,所谓修心养性,此为背道。”

天心坦坦荡荡无物不容,道心清清静静,佛心空空明明,唯人之心机巧不停,贪务多欲。

所以,人心多欲,去杂念,去妄想,才能进入自然之境,自然而为,方可有大成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财富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